知识网2025年07月06日 11:04原创
好妈妈的标准从来不在菜谱里,而在孩子的眼睛里
清晨六点半,阳光还没爬上窗台,三岁的Yoyo已经像小猫咪似的蹭到我枕边。我扔开闹钟钻进她的被窝,冰凉的脚趾贴到她暖烘烘的小脚丫上,她立刻咯咯笑着蜷成虾米。这个晨间仪式从她学会翻身那天开始,从最初手忙脚乱的哺乳时光,到现在能流畅接住她抛来的十万个为什么,我们始终共享着这段糊里糊涂的清醒时刻。
朋友圈里的妈妈们晒着精致便当和烘焙作品时,我正搂着Yoyo在沙发上读《乱七八糟国》。她穿着印满恐龙的睡衣,小脚丫搭在我腰侧,随着故事节奏一翘一翘。厨房飘来焦糊味时,我们同时跳起来冲向厨房——原来面包机里的吐司又烤成了黑炭。她捂着鼻子笑出眼泪:"妈妈你连面包都欺负!"
去年生日她抱着歪七扭八的奶油蛋糕进门,骄傲地宣称:"这是我和奶奶做的!"那坨奶油火山上插着歪斜的蜡烛,却让我眼眶发热。后来婆婆悄悄说:"你闺女在厨房折腾两小时,就为给你个惊喜。"原来我的"不贤惠"倒逼出这么多温暖的意外。
周末午后阳光正好,我们席地而坐在积木堆里。Yoyo突然推倒刚搭好的城堡,一本正经地说:"妈妈这个送你,像我上次生气你买的巧克力。"我愣住的瞬间,她已经扑过来亲我满脸口水:"不过我现在不生气啦!"那些被玩具车碾过的伤痕、被彩笔涂脏的墙壁、甚至打翻果汁的地毯,都是我们共同书写的成长注脚。
有天她神秘兮兮地拽我到阳台,掏出藏了三天的糖果:"妈妈你累的时候吃,这是我给你充的电。"玻璃罐里五颜六色的水果糖,在夕阳下像装满了彩虹。这一刻忽然明白,会"放电"的妈妈才能收获会"充电"的孩子。
那次工作失误后,我在玄关处深呼吸半天才开门。Yoyo敏锐地嗅到异样,默默递来拖鞋,突然踮脚亲了我脸颊:"妈妈你今天云朵有点黑哦。"童言童语让我破涕为笑。晚上她主动爬到我怀里说悄悄话:"明天我给你画太阳,把乌云都赶走。"果然第二天门上贴着蜡笔画的金太阳,旁边还标注"免费赠送"。
超市排队时她突然大哭,周围目光让我头皮发麻。蹲下瞬间发现她紧攥着被捏碎的鸡蛋:"妈妈这个蛋蛋受伤了......"我搂着她轻哼《小星星》,直到收银员阿姨夸她眼睛漂亮。回家路上她突然说:"妈妈我以后要当医生,专门治不开心。"
儿童心理专家说,安全感足的孩子就像情感海绵,既能吸收爱也会回馈温暖。看着Yoyo骑着扭扭车在前面喊"妈妈快追",忽然觉得所谓育儿秘诀,不过是先把自己活成值得被黏着的大人。那些没做的辅食、没织的毛衣、没擦亮的奖杯,都在孩子毫无保留的拥抱里得到了补偿。
很赞哦!(1)
©奇奇知识网 版权所有 2012-2024 kaiqi-toys.com
赣ICP备2023005679号-2赣公网安备36073002000078
版权申明: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邮箱xiajingzpy@163.com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!